最後更新日期: 2025 年 4 月 25 日

研究顯示,持之以恆地進行合適的活動,不僅能幫助樂齡族群減緩退化與老化速度,還能增強身心健康和延長壽命。日日營養Dailydietitian團隊將從健身教練的專業角度出發,分析運動對中老年人帶來的4大好處,並推薦樂齡族適合的運動類型與器材,幫助樂齡族在家就能輕鬆動起來!中高齡想改善體力快看這篇

健身教練解析:中老年人運動的4大好處

許多中老年人對運動有疑慮,擔心過度運動或動作不對會傷害膝蓋或身體,或是不知從何做起。事實上只要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,不僅能動得安全,還能帶來對身體帶來正向影響。以下是運動對樂齡族群所帶來的4大關鍵益處。

益處一:提升肌力與肌耐力

隨著年齡增加,肌肉量自然流失,容易出現肌少症(Sarcopenia)影響日常行動力,透過規律的阻力訓練(如彈力帶拉伸或徒手深蹲),能有效維持或增加肌肉量,減少肌少症發生的機率。

益處二:提升骨骼密度、預防骨質疏鬆

骨質疏鬆是許多高齡者常見的身體狀況,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,骨質密度下降和疏鬆狀況尤為嚴重,嘗試輕量啞鈴訓練等重訓負重或是快走,可以刺激骨細胞生長、增加骨骼密度與延緩骨質流失,有效預防骨質疏鬆。參考來源:國健署《骨質疏鬆防治手冊》

益處三:強化腦部功能

運動不只對身體有益,也能活化腦部神經傳導、提升認知功能,根據哈佛醫學院指出,規律有氧運動能刺激腦中「海馬迴」活動,這是負責記憶與學習的重要區域,有助於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風險,也可以幫助維持注意力與記憶力。

益處四:改善心理、保持愉悅心情

運動時身體會釋放多巴胺與腦內啡,有助於改善憂鬱與焦慮情緒,對退休後生活單調的樂齡族群而言,運動更能帶來日常重心與生活滿足感,運動有助於建立規律作息,也能提升生活動力與幸福感。

健身教練建議:適合中老年族群的運動

很多人會問:「我已經5、60歲了,還能運動嗎?有哪些適合我的運動」運動沒有年齡限制,只要選擇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就能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。以下是專業健身教練在推薦中老年人進行運動時的兩大方向:

低衝擊運動:快走、游泳、太極

「低衝擊運動」不會對關節造成過多壓力,適合膝蓋退化或體力不佳的長輩。以下是幾種樂齡長輩適合的低衝擊運動:

  • 快走:每週進行3次且每次30分鐘的快走,有助促進心肺與血液循環。
  • 游泳:游泳是全身運動且無衝擊性,特別適合關節問題者。
  • 太極:太極節奏較慢,有助穩定身體重心與放鬆心情。

柔軟度與平衡訓練:伸展操、瑜伽、核心訓練

柔軟度與平衡感對防止跌倒至關重要,建議中高齡者可以透過伸展與核心訓練來改善身體協調性,以下是幾項適合中老年人進行的柔軟度與平衡訓練運動:

  • 伸展操:改善僵硬,適合早晨活動。
  • 瑜伽:穩定情緒、提升柔軟性。
  • 核心訓練:簡單如坐姿抬腿、橋式運動,有助於穩固身體軸心。

健身教練推薦樂齡族適合的運動方式

想運動不一定要上健身房或買昂貴設備,中老年人適合輕度運動,不妨將運動「融入生活」,日常活動往往就是最好的訓練機會。專家不藏私!馬上來教大家2種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法:

日常活動結合運動:散步、樓梯、站立訓練

將日常習慣轉為運動機會,譬如說飯後散步取代坐著滑手機,或是以走樓梯來替代搭電梯,多走樓梯,或者是一段時間就起來走走,固定時間站立10分鐘並搭配抬腳訓練,這些看似簡單的活動與訓練,持之以恆也會對身體產生長期的正向影響,更不會造成過度負擔。

安全有效率的樂齡居家循環運動(15分鐘組合)

中老年、中高齡、日常運動

除了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外,還可以透過精心設計的「樂齡15分鐘運動循環」,不需器材且可重複進行,循環運動整套的標準動作為:熱身(原地踏步2分鐘)、訓練大腿肌力(坐姿抬腿30秒×2組)、訓練下肢與核心(靠牆深蹲30秒×2組)、訓練臀部穩定(手扶椅子側抬腿30秒×2組)、放鬆收操(拉伸動作3分鐘),這套動作可視體力分段進行,也因應個人狀況與適應力調整強度,初學者建議每週3次,並逐步增加次數以建立長期的運動習慣。

Q1. 中老年人每天適合做哪些運動?

中老年人適合進行較緩和的運動,像是快走、太極或游泳等,並搭配柔軟度訓練如伸展操與瑜伽,每天進行約30分鐘較為緩和的運動即可維持身心健康,也能避免劇烈運動、降低受傷風險。

Q2. 老人運動的好處有哪些?

中高齡者進行運動有4大好處,第一是有助於提升肌肉量,第二項是防止骨質疏鬆,三是促進腦部認知功能,最好則是改善心理狀態與情緒,並能延長壽命與提升生活品質,規律進行運動算是維持健康老化的重要關鍵。

Q3. 不出門也可以做的老人居家運動有哪些?

日日營養團隊的專業教練建議,中高齡長輩可進行「樂齡15分鐘運動循環」,其中包含原地踏步、坐姿抬腿、靠牆深蹲、側抬腿與伸展,這些動作不需器材且安全性高,非常適合居家進行,詳情可看本篇文章。

內容索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