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5 年 6 月 18 日
相信大家常有一個疑惑,為什麼減肥時更容易感到飢餓呢?究竟飢餓感是由哪些因素所控制?為何減重過程中,飢餓感常常不減反增,大大影響減肥效率和成果,更讓人感到心累…。 日日營養Dailydietitian 本篇就將為大家解惑減肥與飢餓感間的關係,從飢餓感產生5大原因出發,一一找出對抗飢餓感的解決方法,再加碼看6項對抗飢餓感的法寶,來幫助大家降低飢餓感,不挨餓也能減肥!
減重期間為什麼容易飢餓?了解原因、對症下藥!
飢餓原因 | 飢餓感機制 | 解決方法 |
---|---|---|
熱量攝取不足 | 啟動本能求食反應 | 每天減少熱量不超過 300–500 大卡;多選高營養密度食物 |
碳水攝取過低 | 血糖波動誤發飢餓訊號 | 三餐適量補充低GI碳水,如糙米、地瓜、燕麥 |
蛋白質攝取不足 | 飽足感下降、食慾上升 | 每餐攝取 20–30g 優質蛋白質(如蛋、魚、豆腐) |
水分攝取不足 | 大腦誤判缺水為飢餓 | 餓時先喝水;每天喝水量=體重×30~40ml |
睡眠不足 | 瘦素減少、飢餓素增加 | 睡滿7~9小時;睡前避免滑手機,改聽音樂或閱讀 |
原因1:熱量攝取不足,導致身體發出飢餓信號
為了減重而減少攝取熱量時,身體會察覺到人體變化,並產生飢餓訊號,促使人去尋找食物來填飽肚子,這是身體為了確保能量供應的本能反應。
👉 解決方法:
- 不應該過度減少熱量攝取:建議每天最多減少 300~500大卡,而不是極端節食。
- 選擇高營養密度的食物:像是蛋白質、健康脂肪和高纖維食物等食物來提高飽足感,避免身體發出飢餓信號。
原因2: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、導致血糖波動
低碳水飲食確實能幫助減肥,不過若碳水攝取減少過度,可能會使得血糖不穩定,導致身體誤以為需要更多能量,進而發出飢餓訊號。
👉 解決方法:
- 應選擇低GI(升糖指數)碳水化合物:例如糙米、燕麥、全麥麵包或地瓜,避免血糖快速下降。
- 三餐適量攝取優質碳水化合物:不要為了減肥而完全不吃碳水。
原因3:蛋白質攝取不足,影響飽足感
蛋白質是影響飽足感的重要營養素,它可以幫助穩定血糖、降低食慾、延長飽足時間,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,進食後可能會快速產生飢餓感。
👉 解決方法:
- 每餐確保有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:例如雞胸肉、魚、蛋、豆腐或希臘優格等,研究顯示每餐攝取約20~30克的蛋白質能有助於控制食慾。
原因4:飲水量不足,身體誤以為飢餓
大腦有時候會「誤判」缺水訊號,將缺水視作飢餓感,導致人透過吃東西來補充水分,人體中的水分因參與了身體代謝過程,缺水時將使代謝變慢,也讓人感到疲勞和飢餓感。
閱讀更多:<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夠?營養師公開飲水公式,男女大不同!>
👉 解決方法:
- 在每次感到餓的時候,先喝一杯水:等待10-15分鐘,看看飢餓感是否消失。
- 每天至少攝取約30~40毫升水乘以體重的水:舉例來說,若體重60公斤,每天應該喝1.8~2.4公升的水。
原因5:睡眠不足,影響飽足感激素
睡眠不足會影響瘦素(Leptin) 和飢餓素(Ghrelin)等2大控制食慾的飽足感激素,當人的睡眠不夠,提示大腦飽足感的瘦素會下降,使人感覺飢餓的飢餓素上升,因此睡眠不足會使人更容易感到飢餓,甚至特別想吃高熱量食物。
👉 解決方法:
- 確保每天至少有7~9小時的優質睡眠:應避免熬夜和不規律的作息時間。
- 睡前避免使用手機:改為聽音樂或閱讀,幫助提升睡眠品質。
營養師無私分享!克服飢餓感的6個小技巧!
接下來團隊專業營養師要再分享6個簡單又有效的小技巧,來幫助大家對抗「飢餓感」、減肥不挨餓!
對抗飢餓小技巧1:少量多餐,穩定血糖
比起一天吃早中晚三餐,不妨改成一天4~5小餐的少量多餐,更可以幫助穩定血糖,避免血糖快速波動與下降,導致產生強烈飢餓感。此外,定時進食也能避免暴飲暴食,讓身體習慣規律的飲食節奏。
對抗飢餓小技巧2:選擇高蛋白、高纖維食物
如前段所說,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是增加飽足感的好幫手!透過攝取健康蛋白質,像是雞胸肉、魚、蛋或豆腐,可以延長胃排空時間,使飽足感更加長久,而糙米、燕麥、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則可以幫助血糖穩定、減少飢餓感。
對抗飢餓小技巧3:多喝水,避免大腦誤判飢餓
大腦常常會把「缺水」當成「飢餓」,渴了卻誤以為餓了,每次覺得餓的時候,不妨先喝一杯水,等10-15分鐘,如果飢餓感消失了,可能只是身體缺水!
對抗飢餓小技巧4:進食速度放慢,讓大腦有時間接收「吃飽」訊號
吃得太快會讓大腦來不及收到「飽足感」訊號,不知不覺就進食過量,每餐細嚼慢嚥、至少吃15~20分鐘以上,讓身體適應和產生飽足感、避免過量進食。
對抗飢餓小技巧5:充足睡眠,避免食慾失控
睡眠不足會影響「飢餓素」和「瘦素」的分泌,讓人容易感到餓,每天睡滿7~9小時的高品質睡眠,可以幫助穩定食慾相關激素與荷爾蒙,有效避免飢餓感產生。
對抗飢餓小技巧6:適量補充健康脂肪、延長飽足感
堅果、酪梨、橄欖油、鮭魚等健康脂肪,能有效延長飽足感,減少對零食的渴望,但脂肪蘊含高熱量,因此在攝取時要注意份量,每天攝取約20~30克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