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5 年 4 月 5 日
別於「皮下脂肪」,「內臟脂肪」過高的風險更是不可不慎!內臟脂肪與新陳代謝
健康息息相關,過高會影響正常代謝功能,增加多種慢性疾病,像是高血壓或糖尿病的風險。內臟脂肪過高還可能導致脂肪肝,使人體消化功能異常及慢性發炎,內臟脂肪可說是恐怖的健康殺手。日日營養Dailydietitian 特別對此整理「打擊內臟脂肪最強攻略」,要帶大家從內臟脂肪的定義、形成原因開始認識,再進一步了解如何透過運動和飲食改善等3大面向來消除內臟脂肪!
內臟脂肪的定義
關於內臟脂肪的定義,有別於皮下脂肪,內臟脂肪位於深層,內臟脂肪是指那些堆積在腹腔內,包圍重要肝臟、腸道或腎臟等內臟器官的周圍脂肪,並對這些器官達到保護和保溫等功能。內臟脂肪測量的指標通常透過腰圍或腰臀比來進行評估,亦可透過專業醫學影像(如CT或MRI)或體脂測量計來進行估算。
內臟脂肪的形成原因
至於內臟脂肪是如何形成的呢?又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內臟脂肪囤積和過高呢?
內臟脂肪形成原因1:飲食不均衡
高糖、高油脂與高熱量的飲食會導致內臟脂肪囤積;此外,若在飲食上缺乏膳食纖維,也會降低脂肪的代謝效率,也是造成內臟脂肪囤積的原因之一。
內臟脂肪形成原因2:缺乏運動
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,會減少熱量消耗,導致脂肪堆積,特別是造成脂肪囤積在腹腔內,讓脂肪囤積、肚子看起來變大。
內臟脂肪形成原因3:壓力過大
無論是來自課業、工作或是其他層面,若是長期處於高壓力下,體內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分泌,也會促進脂肪向腹部集中堆積,進一步使體內內臟脂肪囤積。
內臟脂肪形成原因4:荷爾蒙失衡
此外,年齡增長、內分泌失調或更年期等賀爾蒙問題,也會導致體內脂肪囤積,使得內臟脂肪隨之上升。
內臟脂肪形成原因5:基因與遺傳
不幸的是,除了以上錯誤的飲食、運動和生活習慣外,有些人因為先天性的遺傳因素,本來就更容易囤積內臟脂肪,所以這類人更應該注意日常生活方式,以避免內臟的囤積。
內臟脂肪形成原因6:飲酒過量
飲酒,特別是啤酒,也會促進腹部脂肪堆積,造成內臟脂肪囤積,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「啤酒肚」。
內臟脂肪形成原因7:睡眠不足
除了上述的壓力外,與壓力息息相關的睡眠,也和內臟脂肪囤積有著緊密關聯。如果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品質較差,也會導致新陳代謝不佳,增加脂肪囤積的風險與可能性。
內臟脂肪對健康的影響
那麼內臟脂肪對健康到底有哪些具體的影響呢?時常聽到人家在討論,內臟脂肪過高所引起的三高或是糖尿病等問題,但你知道內臟脂肪過低,其實也隱藏著潛在身體健康問題與風險嗎?接著跟我們一起看下去!
內臟脂肪過高會怎樣?
內臟脂肪過高,會對健康產生多方面的負面影響,特別是以下幾點風險最大:
- 增加代謝性疾病風險:內臟脂肪過高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,增加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風險。
- 心血管疾病:內臟脂肪會升高壞膽固醇(LDL)及三酸甘油酯,同時間降低體內的好膽固醇(HDL)水平,會使得高血壓、動脈粥樣硬化等問題產生。
- 內臟壓力與器官功能受損:內臟脂肪過高,可能對肝臟、腸道等器官造成壓力,導致脂肪肝和消化功能異常。
- 增加慢性炎症:內臟脂肪會使體內釋放促進發炎的物質,長期慢性炎症則可能進一步引發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。
- 減少壽命:醫學研究顯示,內臟脂肪過多與較高的死亡率(2倍以上)密切相關,特別是在老年人群中。
內臟脂肪過低會怎樣?
雖然內臟脂肪過多有害,但內臟脂肪過低也有帶來潛在的問題與風險。
- 能量儲備不足:內臟脂肪在人體中有保護器官及提供能量的功能,過低可能導致身體在緊急情況下無法供應足夠能量。
- 降低免疫力:過低脂肪水平會影響荷爾蒙分泌,可能導致免疫系統變弱,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,變得更容易感染疾病。
- 影響生殖功能:女性內臟脂肪過低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律甚或是停經,男性則可能出現睾酮水平下降等問題。
- 保溫能力下降:脂肪層不足會減少身體的保溫能力。
- 器官缺乏保護:內臟脂肪最重要的功能,在於提供肝臟等內部臟器保護和外在衝擊的緩衝,過低的內臟脂肪可能導致器官容易受到外力衝擊而損傷。
內臟脂肪怎麼減?如何控制內臟脂肪

適量內臟脂肪是健康的關鍵,建議大家透過健康飲食、規律運動和平衡日常作息來控制或降低內臟脂肪,並促使內臟脂肪達到理想(不過高也不過低)的範圍。以下則提供幾個方法,給內臟脂肪過高的人,一些降低內臟脂肪的方法:
調整飲食降低內臟脂肪
- 控制熱量攝取:避免攝取高熱量食物,應保持每日熱量攝入略低於消耗量。
- 增加膳食纖維:多吃全穀類、蔬菜和水果,裡面含有的膳食纖維,可以促進人體的腸道健康、幫助代謝脂肪。
- 減少精製糖與飽和脂肪:不吃或少吃糖果、甜點、含糖飲料及高脂肪食物,也能避免內臟脂肪堆積。
- 選擇健康脂肪:應攝取不飽和脂肪酸作為脂肪來源,像是橄欖油、酪梨、堅果等,取代動物性飽和脂肪,可以有效減少體內脂肪堆積。
- 多攝取高蛋白質食物:蛋白質有助於增強肌肉量及提升基礎代謝率,像是雞胸肉、魚、豆類等,都屬於不錯的高蛋白食物。
- 控制飲酒量:喝酒會造成脂肪囤積,尤其是啤酒,更是直接促進腹部脂肪堆積的頭號麻煩。
透過運動降低內臟脂肪
- 有氧運動:有氧運動是減少內臟脂肪的最佳選擇,像是跑步、游泳、騎自行車,所以建議想要降低內臟脂肪者,每週應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。
- 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:HIIT 可以快速提升心率、加速脂肪燃燒,也是減少內臟脂肪的好幫手。
- 力量訓練/重量訓練:透過舉重或核心等重量訓練增加肌肉量,也能提升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,也有幫助減少內臟脂肪的功能。
- 加強核心肌群訓練:瑜伽、平板支撐等動作,不僅能增強腹部肌肉,還能提高腹腔內的穩定性,也有助於降低內臟脂肪囤積。
- 每天活動量增加:如果沒有足夠時間運動,不妨站著上班或是多走一些路和爬樓梯,減少久坐、多爬樓梯、多步行,增加日常活動消耗熱量,也都是降低脂肪的好方法。
作息與內臟脂肪的關係
- 保持充足睡眠:每晚保持7~8小時的高品質睡眠,能減少皮質醇分泌,防止體內脂肪堆積。
- 規律作息:作息規律、固定睡眠與用餐時間,也有助於調節體內的賀爾蒙,維持新陳代謝穩定,自然就能降低脂肪囤積的問題。
- 減少壓力:壓力會刺激內臟脂肪增長,而想要調節或降低壓力,透過冥想、深呼吸或適當的休閒活動來放鬆,都是不錯的方法!
- 避免熬夜:熬夜容易導致新陳代謝紊亂,或是增加吃宵夜(熱量攝取)的機會,進而導致內臟脂肪增加。
綜合以上3大面向,透過「健康飲食」、「規律運動」和「良好生活作息」,自然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囤積,並維持身體健康、保持體態和達成所謂的減重減肥效果,有內臟脂肪過高或對自己體態不滿意的人,快跟著日日營養一起動起來吧!
Q1. 內臟脂肪是什麼?
內臟脂肪是指積聚在腹腔之內,圍繞肝臟或腎臟等內臟器官的脂肪,對於內臟器官有保護作用,但過多則會影響健康,內臟脂肪也參與新陳代謝,是身體的一部分。
Q2. 內臟脂肪過高有哪些健康問題?
過多內臟脂肪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,增加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;此外,內臟脂肪過高還可能引發脂肪肝、消化功能異常或身體慢性發炎等問題,可能縮短人的壽命。
Q3. 如何減少內臟脂肪?
減少內臟脂肪的關鍵是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,應好好控制熱量攝取、增加膳食纖維,減少攝取精製糖和飽和脂肪,選擇健康脂肪能有助於減少脂肪堆積;進行有氧運動(如跑步、游泳)或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,並保持充足睡眠和減少壓力,也能有助於降低內臟脂肪。
Q4. 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哪裡不一樣?
內臟脂肪位於腹內,包圍內臟器官,皮下脂肪則位於皮膚下層,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部位,內臟脂肪對健康影響更大,過多會導致代謝疾病,且內臟脂肪過高較難察覺;皮下脂肪雖會影響外觀,但較少引發內臟或慢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