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5 年 5 月 20 日
隨著年齡增長,骨質疏鬆成為日益關注的健康議題,特別是40歲以上女性更是不可不慎!骨質疏鬆不僅會影響生活品質,還增加骨折風險,但也不用擔心,透過了解症狀與選擇正確飲食,可以有效預防與改善骨質疏鬆。日日營養Dailydietitian 將介紹骨質疏鬆相關症狀、自我檢測方式,以及5大類有助於骨骼健康的食物。
如何發現骨質疏鬆?症狀有哪些?
骨質疏鬆的早期警訊
骨質疏鬆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但隨著骨質流失,可能會出現腰酸背痛、身高縮短、駝背或容易骨折等問題。特別是在停經後的婦女或是長期缺乏鈣質者,應特別注意這些訊號。
高風險族群及常見誘因
- 骨質疏鬆的高風險族群包括:
 - 停經後的女性
 - 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者
 - 缺乏運動或吸菸喝酒的人群
 
除此之外,維生素D缺乏或是鈣質攝取不足,以及家族遺傳病史也都是骨質疏鬆常見的誘因。
吃什麼能改善骨質疏鬆?5大類有益食物一次看

高鈣食物類
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。攝取足夠的鈣質有助於維持骨密度。常見的高鈣食物包括:
- 乳製品:如牛奶、優格、起司。
 - 綠葉蔬菜:如菠菜、羽衣甘藍、芥藍。
 - 魚類:如沙丁魚、鮭魚,尤其連骨頭一起吃的效果更好。
 
維生素D來源
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的吸收。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骨質疏鬆風險增加。推薦來源包括:
- 脂肪魚類:如鮭魚、鯖魚、鱈魚。
 - 蛋黃、香菇。
 - 日曬:每天適度的陽光照射,也有助於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。
 
富含鎂的食物
鎂同樣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礦物質,這些食物不僅提供骨骼所需的礦物質,還有助於調節體內鈣質平衡。推薦食物包括:
- 堅果類:如杏仁、核桃、腰果。
 - 全穀類:燕麥、糙米、小米。
 
維生素K的好處
維生素K對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,特別是幫助合成骨鈣素。推薦食物有:
- 深綠葉菜:如花椰菜、羽衣甘藍。
 - 發酵食品:如納豆。
 
適量蛋白質攝取
蛋白質對於骨骼修復至關重要,但攝取過量可能增加鈣質流失。建議從以下食物獲取:
- 豆類:如黑豆、毛豆。
 - 魚類與雞肉。
 
保持蛋白質適量攝取,並避免過度加工食品,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關鍵之一。
透過飲食可以改善骨質疏鬆
骨質疏鬆是可以透過正確飲食和生活習慣預防和改善的。除了增加鈣質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K及其他礦物質的攝取外,搭配適度運動與定期檢查,將能有效提升骨骼健康,降低骨折風險。
參考資料:衛生福利部<預防骨鬆 骨骼健康「鈣」重要>
Q1. 中老年人該如何預防骨質疏鬆?
想要預防骨質疏鬆可通過飲食來調整,攝取足夠的鈣、維生素D和維生素K,並避免過度攝取加工食品,搭配定期運動、保持健康體重和不抽菸,也都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有效措施。
Q2. 哪些食物有助於改善骨質疏鬆?
高鈣食物(如乳製品、綠葉蔬菜、魚類)、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(如脂肪魚類、蛋黃)、富含鎂與磷的食物(如堅果、全穀類)以及維生素K來源(如深綠葉菜、納豆),都對骨骼健康和改善骨質疏鬆有幫助。
Q3. 骨質疏鬆有哪些症狀?
一般來說,常見的骨質疏鬆症狀包括:腰酸背痛、身高縮短、駝背及容易骨折,隨著骨質疏鬆的病情進展,這些症狀會逐漸加重,尤其是在停經後的女性更為普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