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5 年 10 月 25 日
常常熬夜追劇、工作或滑手機,熬夜的隔一天,你是不是也覺得臉色變得暗沉、腦袋卡卡、身體代謝變慢?日日營養Dailydietitian 提醒大家,長期熬夜真的不只是黑眼圈變重而已,還可能讓免疫力下降、皮膚老化和肝臟解毒能力變差。本文就要教大家透過飲食調整來修復身體,減輕熬夜的傷害!我們也將從營養師角度告訴你,熬夜之後該怎麼吃、吃什麼,才能幫助代謝回穩、提振精神!
你也會想看 👇
熬夜對身體有哪些影響?
熬夜的影響遍佈全身,短期只是精神不濟或黑眼圈明顯,長期睡眠不足則會干擾身體的代謝、免疫、內分泌與肝臟功能,甚至加速身體老化。據期刊研究指出,連續五晚睡眠少於五小時,就可能讓胰島素敏感度下降約20%,增加肥胖與糖尿病風險!
睡眠不足如何影響代謝與免疫力
睡眠是身體修復與調節荷爾蒙的重要時間,當睡眠不足時,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上升,胰島素調節能力下降,會使血糖不穩、脂肪囤積變快,這也是為什麼熬夜的人容易覺得餓或者是愛吃甜食。
研究也指出睡眠不足會使自然殺手細胞(NK cells)活性下降,造成免疫力下滑,容易感冒和身體發炎,如果長期讓身體處於「慢性發炎」狀態,更會對代謝和心血管健康造成傷害。
熬夜對腦部、專注力與代謝的影響
熬夜不只是讓人變「累」,還會干擾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,另一研究指出,缺乏睡眠會影響前額葉皮質活動,這會造成人的專注力和決策力下降;同時也會干擾多巴胺與血清素分泌,使人情緒低落且焦慮感上升。
人體代謝方面,睡眠不足會抑制瘦體素(Leptin)分泌和提高飢餓素(Ghrelin)濃度,睡不好、睡不飽的人食慾會變得更好,所以容易暴飲暴食,這也是為什麼常常熬夜的人體重上升得更快!
熬夜為何會讓皮膚變差、肝臟負擔加重
除了食慾增加外,睡眠更是皮膚細胞修復的黃金時間,特別是晚上10點到凌晨2點之間,膠原蛋白與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,如果長期熬夜,將使皮膚氧化壓力上升,自由基堆積、膚色暗沉,也讓臉上的痘痘與皺紋更明顯。
另一方面,肝臟負責夜間代謝與解毒,熬夜時迫使肝臟超時工作,導致肝酵素升高、代謝廢物累積。許多研究指出夜班族的脂肪肝比例明顯高於一般人,這就與長期生理時鐘錯亂有關。
夜貓族必吃 Top 5 營養素
常熬夜或是值夜班的人,該怎麼透過飲食來調整呢?熬夜後不只需要「補眠」,更是要補對營養。營養師建議優先從以下5種營養素著手,幫助能量代謝、抗氧化與肝臟修復。
| 營養素 | 主要功效 | 食物來源 |
|---|---|---|
| 維生素B群 | 促進能量代謝、減少疲勞感 | 全穀、豆製品、瘦肉、蛋 |
| 維生素C | 抗氧化、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| 奇異果、芭樂、柑橘類 |
| 鋅 | 增強免疫力、修復細胞 | 海鮮、南瓜籽、堅果 |
| 鎂 | 穩定神經、促進放鬆 | 燕麥、香蕉、深綠蔬菜 |
| 葉黃素 | 保護視網膜、減輕眼睛疲勞 | 菠菜、花椰菜、蛋黃 |
維生素B群與C——能量代謝與抗氧化的雙保護
維生素B群:相當於夜貓族的能量發電機,特別是B1、B2、B6與B12,能協助碳水化合物與脂肪代謝,幫助腦袋運轉不卡頓。若缺乏B群則容易出現疲倦、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口角炎等症狀。
維生素C:抗氧化高手,能夠幫助清除自由基,減少皮膚暗沉與膠原蛋白流失。研究資料顯示,維生素C攝取足夠者皮膚水潤度與彈性更佳,也能促進身體鐵質吸收和改善氣色。
鋅、鎂與葉黃素——保護眼睛、穩定神經、幫助修復
熬夜一般伴隨著用眼過度和神經緊繃等問題,鋅、鎂和葉黃素也是補充重點:
鋅:能幫助DNA修復與促進免疫細胞運作;缺鋅時則容易口破以及使皮膚粗糙。
鎂:參與300多種酵素反應,有助於放鬆肌肉、緩解焦慮與抽筋等症狀。
葉黃素:視網膜的重要抗氧化物,能保護眼睛免受藍光傷害,熬夜滑手機、看電腦以及長期使用3C產品者尤其需要。研究指出每日補充10mg葉黃素 + 2 mg玉米黃素能顯著降低視覺疲勞與光敏感度。
營養師教你「熬夜」怎麼補?
了解熬夜對身體的影響後,最關鍵的就是「怎麼吃」來補回營養,營養師建議,應從3大面向著手,分別是「穩定血糖」、「補充抗氧化能力」和「肝臟修復」,以下提供相對應的飲食攻略:
熬夜後的早餐/宵夜選擇:避開高油與高糖陷阱
熬夜後的宵夜或隔天早餐最容易讓熬夜副作用變得更強,為了避免吃錯,營養師建議避開油炸、甜飲或是高糖高油脂的餐點,因為這些食物會進一步刺激胰島素分泌、加重疲勞感。
較理想的宵夜和早餐選擇,建議吃全麥類吐司、香蕉和奇異果等水果或低負擔的堅果等,蛋白質補充則以水煮蛋為主,飲品可選擇高蛋白的無糖豆漿、燕麥牛奶或優格飲,這些食物兼具蛋白質與低GI碳水,能平穩血糖、減少暴食慾,也為肝臟提供穩定能量來源,飲料也可選擇無糖綠茶或黑咖啡,有提神與抗氧化的功用。
熬夜補肝/補氣血/補腦食物推薦
熬夜的另一大問題,就是常讓人臉色蠟黃還有記憶力下降,這時可從「補肝、補氣血、補腦」等方向進行飲食調整:
補肝:想補肝可以多吃含維生素B群、膽鹼的食物,例如雞蛋、豆腐、燕麥。
補氣血:補氣血則是注重補充鐵與葉酸,可以多吃紅肉、豬肝、紅豆或深綠蔬菜來改善氣色。
補腦:富含Omega-3的魚類(鮭魚、鯖魚)與堅果能維持神經傳導與記憶力。適度補充維生素C也可幫助鐵吸收和抗氧化,讓身體在修復過程更順暢。
熬夜飲食改善常見問答
Q1:常熬夜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?
長期熬夜會造成身體代謝變慢、免疫力下降與皮膚老化,研究顯示若連續五晚睡眠少於五小時,胰島素敏感度可能下降約20%,增加肥胖與糖尿病風險,睡眠不足也會讓自然殺手細胞(NK cells)活性下降,使身體容易感冒、發炎。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慢性發炎、心血管與肝臟代謝問題。
Q2:熬夜後應該吃什麼來修復身體?
熬夜後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B群、C、鋅、鎂與葉黃素的食物,幫助能量代謝與抗氧化。例如全穀、豆腐、蛋、奇異果、香蕉、堅果或是深綠蔬菜等都是理想選擇,飲品方面可選擇無糖豆漿、燕麥奶或黑咖啡,避開高糖與高油宵夜,避免進一步加重疲勞與血糖波動。
Q3:夜貓族應該補充哪些營養素?
營養師建議夜貓族可從5大營養素著手:
1. 維生素B群:維持能量代謝、減少疲勞。
2. 維生素C:抗氧化、促進膠原蛋白生成。
3. 鋅:增強免疫與細胞修復。
4. 鎂:穩定神經與肌肉放鬆。
5. 葉黃素:保護眼睛、減少視覺疲勞;研究指出每日補充10mg葉黃素+2mg玉米黃素,可明顯改善眼睛疲勞與光敏感問題。
想看更多夜貓族飲食攻略
快追蹤IG接收最新資訊 👉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