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5 年 9 月 21 日
攝護腺是男性健康中非常重要卻常被忽視的一環,隨著年齡增長,不少男性會面臨攝護腺肥大、發炎甚至是攝護腺癌症等問題。除了定期檢查之外,從日常飲食、營養素補充到生活習慣調整,都是守護攝護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日日營養Dailydietitian 要帶大家深入了解:哪些營養素最關鍵?日常飲食該怎麼安排?又有哪些常見迷思需要澄清?
男性為什麼要重視攝護腺健康?
攝護腺位於膀胱下方、尿道周圍,主要功能是分泌攝護腺液,保護精子並協助精液運輸。當它出現問題時,不僅會影響排尿,更可能造成性生活困擾。
常見攝護腺疾病
- 攝護腺肥大(良性攝護腺增生):中老年男性最常見,症狀包括頻尿、夜尿、排尿困難。
- 攝護腺炎:急性多由感染引起,慢性則與長期發炎相關,常伴隨骨盆疼痛。
- 攝護腺癌:男性常見癌症之一,初期症狀不明顯,因此定期檢查特別重要。
保健的重要性
攝護腺疾病影響的不只是生活品質,嚴重時甚至會波及腎臟與生殖功能。透過正確飲食與營養素補充,能降低慢性發炎、穩定賀爾蒙,進一步幫助預防問題惡化。
攝護腺保健的關鍵營養素
茄紅素(Lycopene)
茄紅素是天然的抗氧化植化素,主要存在於番茄與紅色蔬果中。研究指出攝取足夠茄紅素與降低攝護腺癌風險有關。建議多吃熟番茄製品,例如番茄燉菜、番茄醬,搭配少量橄欖油能幫助吸收。
鋅(Zinc)
鋅是維持攝護腺功能和賀爾蒙平衡的必需礦物質,缺乏鋅與攝護腺疾病風險上升相關 ,鋅的常見食物來源有南瓜子、牡蠣、牛肉和全穀類。
Omega-3 脂肪酸
Omega-3 以抗發炎著稱,對於降低攝護腺慢性發炎很有幫助。臨床實驗顯示,Omega-3 可抑制癌細胞生長 。建議每週至少吃兩次深海魚,例如鮭魚或鯖魚,也可以選擇亞麻籽或核桃作為替代來源。
維生素D
維生素D除了維持骨骼健康,也與免疫功能及攝護腺癌風險息息相關。有研究指出,維生素D不足與攝護腺癌風險上升有關,所以建議多曬太陽,或是透過補充魚肝油和強化牛奶來補充維生素D。
硒(Selenium)
硒是一種抗氧化營養素,能幫助降低細胞氧化壓力。部分研究指出,硒可能在降低攝護腺癌風險上有一定效果,但結果仍具爭議。主要來源是巴西堅果、全穀類與海鮮。
攝護腺保健飲食原則
多吃蔬果與全穀
高纖飲食能幫助控制體重,並提供抗氧化物質。特別推薦十字花科蔬菜(像是花椰菜、甘藍、抱子甘藍),其中的吲哚-3-甲醇有助賀爾蒙代謝。
減少紅肉與高脂食物
過量攝取紅肉與飽和脂肪,會增加攝護腺疾病的風險,建議以魚肉、雞肉、豆製品替代紅肉等高脂肪食物。
適量飲茶
綠茶含有兒茶素,具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。研究指出綠茶攝取與降低攝護腺癌風險相關,不過若已有頻尿困擾,應控制咖啡因量。
維持健康體重
肥胖會增加體內發炎因子,與攝護腺肥大及癌症都有關。少吃精緻糖類,搭配運動,能幫助維持理想體重。
攝護腺保健迷思解析
迷思一:多喝水會加重攝護腺負擔
其實剛好相反。足夠的水分能稀釋尿液,降低泌尿道感染與結石風險。不過,睡前不宜喝太多水,避免夜尿困擾。
迷思二:只要吃保健食品就夠
保健食品只能作為輔助,保健基礎還是均衡飲食,一定要確保攝取足夠的蔬果、全穀和健康蛋白質。
迷思三:年輕人不用管攝護腺
雖然中老年男性是高風險族群,但長期熬夜、飲食不均、缺乏運動,都可能讓年輕男性提早埋下問題,及早養成習慣來好好保養才是長遠之計。
迷思四:咖啡因一定會傷害攝護腺
適量咖啡或茶不會直接傷害攝護腺,但如果有頻尿或夜尿問題,咖啡因可能讓情況更明顯,建議適量減少。
攝護腺保健營養素整理表
營養素 | 主要食物來源 | 研究重點 |
---|---|---|
茄紅素 | 番茄、紅甜椒、西瓜 | 降低攝護腺癌風險,熟食搭配油脂吸收更佳 |
鋅 | 牡蠣、南瓜子、牛肉、全穀 | 維持荷爾蒙平衡,缺乏與攝護腺疾病相關 |
Omega-3 | 鮭魚、鯖魚、亞麻籽、核桃 | 抗發炎,減少攝護腺癌細胞生長 |
維生素D | 日曬、魚肝油、強化牛奶 | 缺乏與攝護腺癌風險上升有關 |
硒 | 巴西堅果、全穀、海鮮 | 具抗氧化作用,可能降低癌症風險 |
攝護腺保健常見問答(Q&A)
Q1:飲食能改善攝護腺肥大嗎?
飲食不能完全治癒攝護腺肥大問題,但能幫助減緩症狀,多吃蔬果、深海魚,少吃紅肉與油炸食物,對於攝護腺相關疾病症狀有幫助。
Q2:想攝取茄紅素,番茄要生吃還是熟吃?
熟番茄搭配油脂(例如番茄醬或燉菜)能釋放更多茄紅素,比生吃更好吸收。
Q3:那些男性族群需要特別補充鋅?
素食者、飲酒過量或常吃高糖飲食的人,缺鋅風險較高,建議多吃南瓜子、牡蠣,或適度補充鋅保健品。
Q4:喝咖啡或喝茶會不會影響攝護腺?
少量咖啡因不會對攝護腺造成影響,但如果有頻尿或夜尿等情況,咖啡因可能讓情況惡化,進而對攝護腺產生負面影響,建議適量減少。
Q5:幾歲開始需要做攝護腺檢查?
一般建議 50 歲以上男性每年檢查一次;若有家族病史,45 歲就可以開始注意。

想看更多男性健康保養文
快追蹤IG接收最新資訊 👉